防爆安檢發展面臨的四大問題
當前,業內企業對標準化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積極參與標準修訂工作。但是,在管理、技術、產品和標準化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在管理方面,目前各行業自成一套管理體系,缺乏歸口,導致對整個行業缺乏長遠規劃和引導;二是在技術方面,盡管國內已經掌握了多種防爆技術,并且部分常規技術在實踐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但與國際先進技術還存在著差距,尤其是在高端技術的研發方面缺乏創新能力;三是在產品方面,常規產品已經逐步普及,高新技術產品也逐步得到了應用,但產品的種類不多,性能還需提高,服務市場需要拓展;四是在標準化方面,在相關政府部門的主導和企業的積極參與下,標準制修訂不斷加快,但尚未形成體系,滯后于市場和應用的需求,產品合格評定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
1. 管理方面
(1)行業監管己分別起步,但缺乏歸口與協調
防爆行業涉及到研發、生產、評價、銷售、使用等多個環節,就用戶方而言也涉及到治安、邊防、民航、鐵道、公路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一般只對各自管轄的領域進行管理,分別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和規劃,初步形成了實施行業監管的態勢。但由此帶來了政出多門、缺乏歸口管理的問題,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導致缺乏對整個行業的長遠的規劃,一些制度法規的制定也缺乏牽頭部門,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防爆行業的發展。
(2)相關法規已初步形成,但尚不夠健全
防爆相關法規己初步形成,隨著近年來國內大型活動的舉辦,一些新的防爆法規正在逐步建立并頒布實施,如國務院《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城市大型社會活動安全管理條例》、《中國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等。這些法規對于我國防爆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規范和引導作用。這些法規還主要側重于應用管理層面,對于防爆技術和產品還缺少相關技術性法規,政府對防爆行業發展的指導性規章尚不健全,特別是缺乏產品技術標準和市場準入規范。
國內對防爆行業企業尚無明確的從業資質要求,對于防爆安檢產品通常只要有用戶認可就能應用。由于制度的缺失導致一些信譽度低的企業夸大宣傳、非正當競爭、欺騙用戶等手段將劣質產品推向用戶,影響防爆行業的健康發展。
國內防爆安檢法規體系尚在逐步構建之中,目前只有民航系統制定了一些涉及安全檢查的規章;此外,大型的活動管理所需要的防爆安檢規章制度尚需進一步細化,特別是風險等級的評估及相應對策機制的構建尚需要加強。這些問題都不利于防爆企業對產品研發方向的把握,造成企業對產品的研發投入產生猶豫,不利于產品技術創新發展和應用規范。
(3)行業市場與發展已初具規模,但需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
我國較大規模并系統的開展防爆安檢工作始于民用航空的機場安全檢查。隨著國際反恐形勢的發展以及我國舉辦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期間安保需求的增加,在大型活動場所和重要交通地段都開展并實施安全檢查工作,逐步為廣大群眾認識并接受。例如2011年十一黃金周,北京軌道交通安檢1000萬余人次,安檢率達到100%,其中安檢物品1074萬余件,查獲違禁品500余件。目前;地鐵安檢系統已建立了安檢員、站方服務員、志愿者、AFC闡機服務員四道安檢防線。
國內大型活動的安保工作已廣泛使用一些國產的常規防爆產品,國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步增加,但產品種類和性能方面還有待提高。
近年來,進入防爆行業的中小型企業逐漸增多,己發展成為國有、民營、外資等類型企業共存競爭的局面。目前;涉及防爆行業管理的政府職能尚未出臺對國內自主創新型防爆企業的引導和扶持政策。因此,這類企業迫于市場壓力,基本上都是研發一些“短平快”產品,缺乏對投資大、見效慢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熱情,特別是對一些關鍵元器件的科研攻關積極性不高。因此,需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出臺一些扶持性政策,以鼓勵這些企業有信心去投入新技術研究,加快國內防爆行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